牧言:輿論與疫症(許淑芬牧師)

February 3, 2020 Enoch Office 0

克服輿論比克服對疫症的恐懼更重要。 過去12天的峰迴路轉,在疫症蔓延的緊急風聲下,把過年該有的喜慶氣氛覆蓋,換來的是恐慌、焦慮、不安。由武漢封關,香港人瘋狂搶購口罩、洗手液,甚至把超巿的米、蔬菜等主食搶購一空;杯麵、罐頭等副食物也幾乎沽清;然後,再度陷入沒完沒了的爭拗,隔離地點的爭議,封不封關的爭議,該不該罷工的爭議,然後把某地與某地比較,某群體與某群體對比,某人與某人評核,再度互相謾罵、批評、指責,當然又是「公說公有理」的老調;其實是反映人內心的空洞、焦慮不安、欠缺量度包容、容易動怒的負能量情緒。 誰定義誰對與錯?當有人聲嘶力竭地說明自己是與不是這樣或那樣,在別人看來還不是在解釋、掩飾嗎?當某人若說不要批評別人,其實背後還不是握著既定的立場,只想把別人的聲音壓下嗎?當把一個個本來感人的故事分享,卻有人硬拉來證明自己或對方是對是錯,還不是令故事黯然失色嗎?筆者省思且感嘆,除了有明文法律規定是合法或犯法外,傳統文化的標準也不斷在變改,人的心若沒有寬廣度,各人執迷自己的觀點,去定義所謂對與錯,結果是家庭被撕裂了,社會也被撕裂了,人與人之間本該有的尊重、信任、共融的關係,也撕裂得體無完膚。由去年六月至今,香港足有8個月陷於傷痛的關係中,仍有人眷戀這些敵對、仇視、對罵的悲哀聲中麼? 歸根結底,人都是朝向著盼望別人理解的方向而行;但距離跟目標尚遠之時,該如何面對別人意見不同而產生種種的輿論壓力呢?成熟者只能好好有條不紊理性論述,古今借鑑情理兼備,再遇反對的,也只能泰然自若之態度忍耐再忍耐、述說再述說。若受不住輿論與批評,克服不了敵對者的苛刻與壓力,容不下分歧與堅定所信,也不可能向眾人展示終極所持守的正確與出路。 克服恐懼感,還原基本步,要對自己所認定的認知與負責,讓時間編寫歷史,讓事實見證真實,讓所信的忍耐等待收成,願上帝明鑒!

牧言:親密之旅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20, 2020 Enoch Office 0

總部團於本年每月兩次實踐《親密之旅》課程。此課程最重要的是幫助學員更了解自己,有能力改善各種人際關係並處理衝突;本課程首課已說明,如何達到與人有更親密的關係?不是倚賴別人去改變,而是從改變自己的過程中達到。 強調「不是改變別人」似乎是老生常談,卻很多人因被情緒主導,根本無法實踐。最要緊的是因很多人不了解自己,也不認真執行自己需要什麼,導致在種種衝突關係中,常常任由「膠著狀態」牽著,有些藉過幾天跟對方說別的而「解圍」;有些則長期在憤怒中,永不能跟對方好好談;有些更任由仇恨積累,十年廿年轉眼便過,長期被「情緒毒素」入侵,身心靈豈能安康呢! 筆者渴望借總部團大力推動此課程,成為拋磚引玉,期望各分團、單位也不妨積極探討推動此課程的可行性。各領袖們如有感動的,不妨與牧者商議。以諾家於本年,一方面致力推動佈道,另一面推動深化關係,那我們這職業團契,會是個相當有魅力的團契呢!因筆者一向相信,越了解自己的人,其魅力與影響力越大啊!

牧言 :《以諾同行40年,團契齊心邁向前》(馬耀文傳道)

January 13, 2020 Enoch Office 0

由構思到舉行,籌備了兩年的40週年總區巡迴佈道會於上星期五(1月10日)開始了,名為「神的愛不離不棄佈道會」之「紛亂世界有情天」。感謝主的恩典,和弟兄姊妹的同心協力,這個新界南總部第一站總算圓滿完成,出席的人數和決志人數亦為我們佈道會籌委打了一枝強心針,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。 猶記得去年12月尾的時候,耀文再看一次枱頭行事曆的時候,才驚覺這個2020年是傳揚主的一年。除了巡迴佈道會外,我們還有5次的學院佈道會。因此,以諾團契的40周年,將共有10次的佈道會。耀文粗疏地估計,今年以諾家將有機會向1500人分享信仰。求主大大使用以諾家的每一次佈道會,讓每個佈道會都是得靈魂的佈道會,讓每個佈道會都是一讓人思想主愛的佈道會。 各位以諾家的家人,以諾家的這10次佈道會,是一件家事,是一件每個以諾家家人都有份的家事,耀文很想在這些事工中,能有一個跟大家一起打拼的機會。再者,佈道會並不是一個單一為未信者而設的聚會。當中服事的每一位,哪管是招待、哪管是陪談、哪管是禱告勇士,每個崗位中都會有學習。只要全心全意在服事,就必能與主建立更親密的關係。故此,期望未來幾次佈道會的人手招募時,大家能起來回應。讓我們一同用生命演繹以諾家今年的口號《以諾同行40年,團契齊心邁向前》 主僕 耀文

牧言:「紛亂世界有情天」迴響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12, 2020 Enoch Office 0

感謝主恩領,以諾家巡迴佈道會第一場,神的愛不離不棄之「紛亂世界有情天」完滿進行,共163人出席,有11位願意決志或回轉跟從耶穌。 我們是早於2018年一眾同工、董事議決2020年,本團四十周年大日子,進行多場佈道聚會,但在過去半年,在香港紛亂的氛圍下,多次商議是否可行?但一再肯定這既是上帝給我們的異象與感動,仍「膽粗粗」按計畫進行;但上帝的安排奇妙,不單順利舉行,參與者也紛紛分享他們能到場的種種奇妙! 筆者感動於上帝如何激勵眾弟兄姊妹的心,彼此配合得天衣無縫,場面實在太震撼了!無論場地組、招待組、敬拜組、陪談組,都各就各位,還有自組了關顧組,不辭勞苦地主動「洗樓」幾小時,再多加邀請同事出席盛會!盛會中敬拜隊所演譯愛的篇章的感動,五位弟兄姊妹分享上帝在他們個人、家庭、工作的同在與恩情的見證,林博士以情把信息連貫觸動著人最底蘊需要的信息,然後呼召人以心靈回應神的震撼……,筆者所感受的,是上帝多麼的愛警隊,是祂的工作,無人可以阻攔! 筆者個人也從敬拜及信息中也有領受!期待本年的每一場佈道聚會,對信主的生命激勵、激發熱愛人靈魂,傳主福音的起勁;對未信者啟發、感動,得著永恆生命!願上帝繼續以愛恩領我們,願榮耀頌讚歸與永恆不變的三一真神!

牧言:自義的人最孤獨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6, 2020 Enoch Office 0

筆者當牧者轉眼30載,幫助過無數的人,也幫助不了無數的孤獨者。誰最孤獨?就是那些孤芳自賞,感到無人理解,也無能力理解別人的人! 自義的人最孤獨,他們吃力地遵守原則,是與非、黑與白,以自我觀點評論事情對錯,換來的卻是被人誤解、歎息人的素質低劣、愛大卻收回無故的恨與疏離!有何不對?其實不是對與錯的直線問題,而是縱橫交錯,甚至錯縱複雜的人際線路的關係結連問題!這本該是人生最精彩的部份,讓人生不以什麼命運駕馭,也不消愁悶去常爭論原則立場,因為說到底是人是活的,相互了解、尊重、信任,彼此相愛以致互讓互諒,又當互讓時令對方開懷,令自我感覺良好之餘,也免去了不互讓演變成衝突,產生各式恩怨情愁,這已經不是妥協能再復和、重新開始的問題,而是產生的裂縫,禍及的可能一代兩代也不能止息的沉重代價! 自義的人看自己太好、太對,難以與別人共融。可惜筆者常見於輔導室內,可能是夫婦間常有的衝突原委,可能是個人常感不快樂的因由,也可能是職場上沒完沒了的投訴、紛爭,無論往那裡都找不著「好人」之地!說到底,可不是別人的問題!若沒有這個自省,仍陶醉於自義裡,卻忍受著與孤獨同行!

牧言:祝新年蒙福、主恩滿滿! 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23, 2017 Enoch Office 0

        本週的分享,是農曆猴年最後一週,首先恭祝眾弟兄姊妹新一年身心靈健健康康,主恩滿滿!         新年的日子,弟兄姊妹難得假期與家人相聚,與親戚見見面、點點頭,縱然是短暫的一晝,或是簡單的一頓飯局,可想過給他們在基督裡滿滿的愛?如何作呢?假若你跟別人一樣祝賀人發財,或是落場築四方城,或是豪飲或聚賭,都是與我們的身分不相宜的。我們可以嘗試自創不同類的祝福句,較普通的,如:  新年蒙福!新年進步!身心健康!出入平安!有少許基督教信息的,如:  福杯滿溢!主恩常在!心靈強健!…在等待吃飯過程中,可以玩玩UNO,贏的可以分享過去一年一件感恩事情,輸的為贏的做一件服侍對方的行動,如唱首歌或給對方按按摩;   也可以嘗試自製一些小禮物,送給親友或在紅包內放金句咭,甚至是自製的祝福咭…。         親愛的弟兄姊妹,總言之,我們既因信稱義,成為亞伯拉罕的後嗣,同蒙上帝對他所應許的福,名為大、國度闊、福氣廣。但願在新一年裡,我們不單自己蒙福,更成為別人的祝福,把握機會為主作美好生命的見證,領人認識有了耶穌是多麼的好啊!

牧言:以諾團契使命 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18, 2017 Enoch Office 0

        以諾團契踏進37年,回望過去,看見上帝的帶領真奇妙!         以諾團契,從11位弟兄姊妹以禱告作開始,先奠定團契三個宗旨(附圖):  有深度的團契生活、有美好的職場見證、有心志去廣傳福音。之後,從1個團契每週聚會開始,發展至在警署展開小組,到在宿舍推動家庭牧養,還有功能小組相輔相成,如探訪組、輔導組、行山組等不同組別。如此多元的不同發展,相信昔日也無從估計!         團契仍有很闊很廣的發展空間,功能組別的成形,是基於弟兄姊妹的恩賜與異象,可以有無限的可能。就如去年正式成立敬拜隊前,已有10多位弟兄姊妹回應呼召;  即將成立“童心組”,是基於有心的弟兄姊妹對團友下一代的關注,可望有不同聚會的同時,有童心隊員成為兒童的屬靈導師,帶領兒童在成人聚會的另一邊廂,同樣感受天父對他們的愛。         團契於上週六順利匯聚60多位侍奉人員一起,在新一年接受挑戰,奉獻自己、被神所用。誠邀您也在今年一起並肩服侍!  

牧言:忠於自己 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10, 2017 Enoch Office 0

        何謂忠於自己?難道捍衛自己的惡習,也是忠於自己嗎?當然不是。 最近,有人傳來視頻,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,以似打跆拳踢腿的方式,一腳一腳地伸向母親,口裡絮絮叨叨憤怒地說:  “又話我?又話我?“  看見先有老人家在中間擋著,擋不過了便直接伸向母親。實在不忍再看!這小孩有病嗎?還是嬌縱過度失了控呢?這家庭下一步會如何呢?父母會擔起責任好好管教他嗎?還是繼續放縱,任由他在學校、在社會,要麼成為惡霸,人見人怕,甚至遺害社會?要麼成為被嘲笑對象,受人排斥,一事無成、鬱鬱度日?筆者不可能相信他會順其自然逐漸變好啊! 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樣式被造。上帝是聖潔的、是公義的、是慈愛的、是誠實的。若說人因為犯罪 “虧缺了上帝的榮耀”,不如說是 “失去了上帝的榮耀” ,當聖潔時污穢,當公義時歪斜,當慈愛時冷酷,當誠實時失信…!但人若願意重拾上帝創造的心意,忠於自己當有的角色。當父母的,以愛的方式培育兒女成為社會有價值的未來主人翁;   在職場的,當在崗位上成為扶助社會繁榮穩定的一份子;   擔當要職的、掌權的、執法的等,當處處為所服侍的人的好處,甘心犧牲自己,建立他人、建設社會。 我們難以改變別人,卻可改變自己、感化別人!願以諾家眾弟兄姊妹,常以此話自省: WWJD—-What Would Jesus Do?耶穌會怎麼做?你的所思所想,所作的決定,所有的行動,耶穌會贊同嗎?

牧言:新年立志好時機 (許淑芬牧師)

January 6, 2017 Enoch Office 0

2017新一年,恭祝以諾家眾弟兄姊妹身心靈安康、靈命日進!並同心職場持真道、攀越高山靠主恩! 新年是立志好時機,縱然回顧舊年,甚至有研究指,有四分一人已捱不過立志的首個星期。但是否還是不要立志呢?不!而是要認真檢視其志願不可行之處,加以修正、檢討,且明白所有志願,都必須要身體力行去實踐才有成效。 團契於去年底,董事、同工聚首舉行事工策劃日,共襄未來團契方向。各人共識警隊及團友們在新一年所面臨的挑戰仍是沉重,如何幫助團友們心靈更強大,能跨越挑戰,並讓團契伸展更遠,接觸更廣,彼此激勵,也積極見證傳主福音。 你也願意一起立志,並在新一年聚首一堂,為香港、為警隊、為團契禱告嗎?誠邀以諾家眾侍奉人員及有心志在團契服侍的弟兄姊妹,於1月14日早上0930-1300在團契基址一同出席、分享、交流、禱告!

No Picture

牧言:感恩 – 神有祂的時間與恩典 (吳順然牧師)

October 23, 2016 Enoch Office 0

親愛的每一位: 感謝看顧祂兒女的天父,保守我經歷過去17天留院和做两次的手術,今天出院了。 衷心多謝各位的關懷和愛心,藉著禱告、慰問和探望,一直支持著我走過這段難行的路程。 為了分享神的恩典和回覆一直掛心我的人,所以稍為詳细。 原本我要做的盲腸炎微創手術是簡單的,约三天左右便可出院,但在公立醫院做手術後的第三天發現大量從腹部引流管流出的水约1500ml,這情況持續,醫生曾懷疑有其他內臟受損,例如尿道或膀胱破裂。由此惡夢開始,期間不斷有劇痛、嘔吐、多次插尿喉、插胃喉、不斷注射抗生素、服食止痛藥……。最困難的是15/10轉往私家醫院前的一晚劇痛,我陷入完全無力的狀態,雙手和面部麻痺,全身出汗,無法控制呼吸。感謝主有祂的時間,我大家姊就在這時刻出現眼前(約2200時,到醫院把東面给我),並通知當值護士作一連串的治療。當晚和隨後的一天仍要承受劇烈的嘔吐,全身無力。感恩又有我的外甥和一位消防弟兄輔助我嘔吐。醫生決定當晚再用傳统開刀方法,並告知我最差的情況是切除一段大腸,甚至要做一個體外排便的造口。 天父知道祂僕人所能承受的能力,在適合的時侯便救我脱離困境。由於多日沒有好休息和痛楚,身心虚弱,但在主耶稣裏仍有平安和依靠。相信天父有祂的美意和時間。照顧得我無微不至的太太,她不辭勞苦,又得主內的弟兄姊妹和做醫生的肢體幫助,找到一位腸外科醫生(潘冬松醫生),他的醫術精湛亦關懷病人,願意接手醫治。當日下午立即轉往私家醫院,並在當晚上進行手術,最終處理了發炎、 淤塞腸臟等問題,在這治療階段曾有六條喉接駁在我身上。雖然仍要面對傷口與腸臟重新蠕動的痛楚,總算有盼望。更感恩的是我一直都沒有發燒,否則便更吃力。期間感受良多:天父創造的奇妙,更學懂欣賞每天默默工作的小腸、大腸;更珍惜每一次的進食。過去多少時候衹是功能性地「充饑」。更感恩的是身邊有充滿愛心的妻子、兩個兒子、親人、朋友、學基的弟兄姊妹、两個團契的肢體(消防/警察)等的愛護,感受到人間有情。天父按著祂的時間,已聽了大家為我的代禱。雖然未能逐一道謝,我亦深深領會到你對我真摯的關懷,也很想來探望支持,但又怕阻我休息,心存感激。另外,這次小小的經歷,讓我亦思想調節未來的人生,希望更按祂的心意生活和事奉。這次疾病讓我更體會那些身體軟弱的人,和他們切身的感受,將來更懂得怎樣關懷他們。總而言之,祂的恩典夠我用。 由於兩次手術後身體頗虚弱,抱歉沒有精神回覆大量Whatsapp和慰問。如有需要,請聯络我的大兒子吳以諾。謝謝。 主僕 吳順然牧師 2016-10- 23